今年开春以来,四川省安岳县露营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文旅消费新亮点。在露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安全露营、文明露营,维护生态环境与游客安全,成为当地重点关注的问题。
现象:露营经济带动文旅业态
5月21日傍晚,安岳县卧佛镇卧佛村野外露营地帐篷林立,市民们或静坐赏景,或聚餐聊天,或拍照留念,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乡村露营图景。“周末带着家人来露营,既放松身心又增进感情。”市民李华强表示,近一个月来每周都会来此露营。
据了解,安岳县依托“石窟+水”的文旅资源,创新推出“星河禅意”露营地,配套举办音乐雅集活动。这种“夜间+露营”的微度假模式,3天内就吸引了近3000名游客。
位于安岳县滴水湖公园的露营基地,现场草皮、露营台已搭建好,预计6月初正式投入运营。因环山、邻水、近林,在5月17日周末期间,场地已累计吸引百余名游客,十余个露营点位上少有空档。5月21日下午,地表温度超36度,也有不少游客前来踩点探路,预备周末前来赏玩打卡。
安岳石窟卧佛院景区星河禅意音乐雅集。安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据滴水湖露营基地项目负责人侯兵介绍,目前场地并未提供露营相关的设施设备,但得益于较好的生态环境,短时间便已吸引了众多客流。
同样,位于安岳县乾龙镇的“安逸·半山归园”休闲旅游度假区“赏、食、行、游、娱”的乡村文旅发展模式吸引了众多游客。据悉,半山归园休闲旅游度假区距离安岳县城车程约40分钟,场地提供BBQ露营、特色酒馆、文旅研学等服务。
5月22日下午,在夏收小麦的关键时节,“半山归园”推出了迷你麦田体验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体验“麦田割麦”“麦秆创意工坊”等项目。“这一代的孩子从小就抱着手机玩,在近郊露营的同时,能有这类活动让孩子接接地气也是我们家长愿意看到的。”市民张女士的女儿目前是安岳县某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女儿戴着小草帽、握着小镰刀的憨态模样引得张女士一家人欢笑连连。
溯源:露营为何突然走红?
疫情期间,长途旅行受阻。而人们旅游休闲的“刚需”需要被释放,“憋”得太久了,出去走走的想法就越强烈。近郊短途的露营活动成为“替代性旅游”的首选。
2022年11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展和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要优化露营产品供给,进一步鼓励露营基地建设。
安逸·半山归园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方供图
露营方式主要分为帐篷天幕露营、房车露营、木屋露营等,安岳县“爆火”的主要是帐篷天幕露营。城市及开阔的林下绿地、山野河边、公园一隅皆可成为露营地。由此可见露营的“门槛”并不高,又能为景区、农场等风景名胜处“引流”,所以引得不少人开办露营地点。而对于经营者而言,提供类似于“露营+音乐节”“露营+研学”“露营+乡村振兴”等多样化场景,既丰富了游客体验,也延长了消费链条。
同样,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兴起的时代,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露营经济的火爆出圈,也是社交平台传播下的时代产物。露营的美景、仪式感和社交属性都使其成为打卡热点,而部分网红及博主的内容推广进一步放大了其吸引力。同时,都市人群对逃离压力,追求自然疗愈的需求日益增长,露营成为“诗与远方”的象征之一,契合现代人对健康、环保生活方式的向往。
发展:推动户外露营可持续发展
5月22日,在安岳县柠都生态公园的一侧草坪上,家住中央时代星城的市民王涛正将餐食放置在刚铺设好的野餐垫上。今年以来,王涛已带家人露营7次,去过来回2小时车程的地方露营,同时也常去县城内一些免费草坪休憩。
“有些露营点确实风景好但距离太远了,有些露营点基础设施又完全没有,家人上厕所、用水都很不方便。”他说,选择在这块草地露营,一是因为离家近,步行10分钟便可到达;二是就在城区公园内,孩子想逛玩也方便。“安全、舒心是我们一家人露营的主要诉求。”
据了解,自2022年以来,安岳县已建成8处家门口的口袋公园,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园(绿道)标识,并在周边增加便民、运动、娱乐等设施,满足市民露营等户外活动需求。
滴水湖露营基地。易奎西摄
在滴水湖露营基地,6座移动公厕整齐排列在基地一侧,监控设备、消防设备正有序安装。“我们露营地离县城区来回约30分钟车程,配套设施建设关乎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在盘活绿地、水域等自然资源,配套露营相关硬件设备的同时,维护露营安全秩序同样重要。
如安岳县乾龙镇半山归园旅游区,面对大量前来露营、研学的亲子家庭,项目方同期启动了“麦田研学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预案中将安全责任明确到个人,通过麦田周边地形、水源、农药喷洒记录、天气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针对可能出现的中暑、扭伤、蜂蜇等情况做出预案处理,同时在组织活动时也进行了活动强制装备整理。现场,边界彩旗、危险警示牌等一应俱全。
针对游客缺乏户外安全常识,易引发火灾、毒虫叮咬等事故,“半山归园”将所拟预案内容纳入常态监管。在新媒体平台普及防火、防汛、急救常识的同时,也强制营地配备救生设备和应急人员。
在促进文明露营方面,各经营者都在积极探索,相关部门及媒体也持续加强对露营者的文明教育,倡导“无痕露营”理念。露营依托生态环境,同样也应保护生态环境。在露营基地配备专人保洁的同时,标语、提醒也应设立在营地周边。适当时候,营地也需要平衡商业与生态的关系,例如对爱护环境、自觉收捡垃圾的游客实行减免露营场地费等措施。
在契合当今环保发展态势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鼓励营地使用太阳能供电、雨水回收系统,参与碳交易,实行“零碳运营”;同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露营点位,多点开花推动持续发展。
“露营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平衡商业利益与生态保护。”安岳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完善行业标准,加强监管,推动露营产业从“网红”走向“长红”,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和文旅升级的新引擎。(易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