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统一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正文

点赞! 潘元菊获评2024年第二季度“四川好人”

  • 发布时间:2024-07-09
  • 来源:资阳观察
  • 【字体:

  
 发布仪式现场。

  7月5日,2024年第二季度“四川好人榜”名单发布。今年75岁的安岳县木鱼山石窟寺文物管理员潘元菊荣获敬业奉献类“四川好人”称号。

  潘元菊,1949年生,资阳市安岳县木鱼山石窟寺文物管理员,守护文物25年,认真工作任劳任怨,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情怀和担当。四川省唯一一位入围国家文物局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的文物管理员。

  作为一名基层文物管理员,每天会做些什么?如果是潘元菊来回答,她会说“三次巡查、两次打扫、一次平安报备”。每天都是这个流程,她坚持了25年。

  几十年来天天如此

  木鱼山摩崖造像位于安岳县驯龙镇黄河村,开凿于唐,现存24个龛窟、770尊造像,造像最高达5米,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精美绝伦。

  从1999年起,每天早上6点钟,潘元菊老两口便会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潘元菊牵着自家的狗子“小虎”上山巡查,老伴郭明树则在家做早饭。潘元菊每个龛、每个造像仔细检查。发现一切安然无恙后,她再回来吃早饭。

  饭后略事休息,老两口便挑着竹筐、提着扫帚清扫山间的落叶、清理石梯上的青苔、龛窟旁的杂草。虽然木鱼山仅是一处文保点,不属于旅游景区,但这些年仍有很多慕名而来的研究者、爱好者,甚至很多大专家。老两口尽量把上山道路、造像区清理干净,给客人一个舒适的环境。他们一边扫地,一边挨个检查报警器、摄像头、灭火器等设备,然后,就是打电话向文管部门报平安。

  这份工作看似简单,但一套流程下来至少两个小时。中午就在山下简陋的保护房里随便煮点吃的,饭后潘元菊又带着“小虎”上山巡视一圈,晚上9点再进行最后一次巡查后回到保护房休息。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相同的流程,几十年来天天如此,但老两口做得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潘元菊。

  淡泊名利坚守初心

  2016年,这里发生了菩萨头像盗抢案,老两口拼了命,奋力阻止文物盗窃者。被甩翻在地就抱住歹徒的腿,歹徒跑回车上又抱住车轮,同时大声呼喊救命,呼救声引来了附近的村民,歹徒见势不妙,只好丢下文物弃车逃跑。菩萨头终于保住了,不久后,两名文物抢劫者(盗窃犯)被抓获,受到法律的严惩。

  潘元菊夫妇勇斗歹徒的事迹传开去,群众交口称赞,为两个年近七旬之人如此勇敢点赞。事后,有媒体记者问潘元菊,面对歹徒手中的砍刀,你们不怕吗?潘元菊笑着说:不怕是假的,当时心都快跳出来了,但看到坏人手中抱着的菩萨头像,根本就顾不上想其他的,只有一个念想,就是不能让文物被坏人抢走。

  有一些好心人被潘元菊夫妻的事迹感动,特地跑到木鱼山来看她,给她捐钱,她总是委婉地拒绝。她对来客说,我个人没什么,如果有心,捐点钱修修保护房吧。此后,县上筹集了一笔公益资金修缮了保护房。

  
潘元菊。 

  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2019年,郭明树老人因心血管疾病逝世,他们的儿女在城里工作,怕潘元菊一人在老家孤单,要接她去城里住,都被潘元菊拒绝。

  潘元菊实在放心不下守了一辈子的木鱼山,那里倾注了她太多的情感,每个龛窟、每个造像她都了如指掌,哪一龛岩石松动了、哪个菩萨造像长霉菌了,她一一记在心里,并及时上报。她说,“每想到我守护的是国宝,心里会油然而生一种神圣感、使命感。”

  正因为热爱,她不允许任何人伤害文物。有村民想到菩萨面前去烧香烧纸,潘元菊坚决阻止,她耐着性子劝导,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资阳市安岳石刻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条例,向群众宣传。通过潘元菊的不断宣传,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大大增强。

  潘元菊在木鱼山辛苦守护数十载,不论刮风下雨、不管天寒地冻,认真工作任劳任怨,不计报酬,舍命护国宝,几十年如一日,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她的一句话说:“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大字不识几个,没得别的想法,只想把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石刻守护好,不能让他们在我手里出什么事,为文物保护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

  安岳还有很多像潘元菊这样的文物管理员,有的默默守护国宝几十年,不计报酬;有的子承父业,接续守护;有的重病在身,仍坚守文物。也许正是因为有着很多像潘元菊一样深怀敬仰之情、深植文物情怀、执着坚守的文物管理员队伍,安岳10万尊菩萨才得以乐享“安柠石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