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城南校区。
□欣荣 田林 (图片由安岳县教育和体育局提供)
教育是国之大计,是民生之本。
在11月14日举行的资阳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安岳县向全市介绍了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及改革成效——
2019—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总投入69.2亿元,2024年已投入一般公共预算教育资金10.87亿元,财政支出优先落实教育资金,确保“两个只增不减”;近两年,创建省级示范学校11个,安岳中学、安岳实验中学分别被认定为引领型、特色型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安岳成为全省首批示范性学区制治理试点县、首批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安岳中学党委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 组织……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成绩,既是安岳县教育系统奋发有为的生动见证,也彰显了安岳县昂扬奋进努力建设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自信姿态。
近年来,安岳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教育质量、建强师资队伍、激发办学活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全民教育多点开花,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教育改革为尺 “量”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温度
不久前,一场特殊的主题活动画展在安岳县通贤镇初级中学展出。这些画作是安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漆丹在参与走教安岳县通贤镇初级中学时,指导学生们创作而成的。
推动“走教项目”走深走实,只是安岳县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深入破解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安岳县持续推进县域内中小学轮岗交流,积极开展区域联片、城乡结对帮扶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缓解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紧缺的压力。
如何创造一个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安岳县教育系统打出一套“组合拳”。
以基础建设夯实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近5年,安岳县共投入资金近30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新(改、扩)建及维修校舍58万余平方米、体育场地26万余平方米,新增标准学位3万余个,新建标准化学校11所,建成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城南校区、岳石小学、第六幼儿园、第七幼儿园等学校;投入6200多万元新建扩建学生食堂29个、改造学生食堂41个,解决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食堂问题。
以学区制治理加强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印发《安岳县推进学区制治理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选优配强学区主任,建强学区管理干部队伍;依托县域“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等模式,建立学区中心校、薄弱学校、小规模学校“学校管理、教学科研、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发展共同体,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打破校际壁垒;与成渝两地共同打造一批区域中小学集团化办学龙头学校,努力提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实现学区制治理全覆盖。
以教师队伍为基 “筑”出教育事业攀登高峰的阶梯
全县教育人才8957人、副高级教师2486人、正高级教师32人、硕士研究生116名、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名师2人、四川省特级教师19人……这是不久前安岳县召开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教育发展大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安岳县优化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努力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安岳县不断畅通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公开考试招聘、公费师范生安置、人才引进等方式,不断充实城乡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一直以来,安岳县把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全力打造教师人才“强磁场”。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按照学生人数变化趋势,安岳合理调配全县教师结构,通过考核、考试两种方式储备教育人才,考调进城101人;安置省属定向公费师范生77人,“凤栖资阳·花落普州——重点高校行”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人,赴高校考核招聘39人,学科教师得以补充,学科结构得以优化,人才选用形势稳中向好。
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全国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培训班、“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市(州)统筹项目——市级名校(园)长深度研修、全市教育工作者培训等培训全面完成,培训覆盖全县所有教职工;与成都市武侯区、邛崃市,重庆市大足区、潼南区等建立区域教育合作机制,成功加入川港基础教育联盟,选派干部、教师到优质学校学习先进经验,借智借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创优教书育人环境。出台《安岳县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安岳县为学校减负八条措施》等,建好教师编制与职称周转池;在全市率先出台《激励教师安心从教八条措施》,助力教师人才安心、舒心、暖心从教。
从扎根基层教育40年的全国百佳语文教师陈家武,到精进专业常思新的全国模范教师严渝;从照亮残障学生未来路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文清华,到用“工匠精神”塑造每个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孟英君……一名又一名优秀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切实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
以助推发展为向 “开”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繁花
安岳县兴隆中学高中学生刘雨珊在第十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荣获高中组一等奖;安岳县启明九年制学校获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比赛优秀组织单位,获全国优秀奖2个;全县参加国省以上体育赛事获得8金6银5铜……
学生们全面发展,闪耀于各个舞台,体现了安岳教育的成绩。近年来,安岳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贯彻落实“双减”“五项管理”相关要求,打造竹编、泥塑、创客等课后服务特色项目,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今年6月23日,高考成绩单出炉——安岳县本科上线率62.0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资阳市2024年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安岳县教育和体育局、安岳中学、安岳实验中学、安岳县石羊中学等单位获得5个业绩突出奖。
高考捷报频传,职业教育也取得新突破。近两年,安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向鞋帽服装类本土企业输送了近300名企业员工,应届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率达10%。学校还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工、农村建筑工匠、返乡创业、餐厅服务员、保育员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近两年培训近万人次,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近年来,安岳职业教育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专业建设思路,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学校汽修、机电专业瞄准资阳“千亿现代”车业及成渝两地汽摩产业优势,推行订单、定向培养人才,擦亮安岳成渝工业“承接转移带”名片;旅游、农学专业对接安岳石刻旅游和以柠檬为主题的“农旅产业”,成立“安岳石刻旅游产教联盟集团”,依托安岳柠檬种植技术服务协会,开展“农旅一体化”经营模式培训,擦亮安岳“石刻”和“柠檬”名片;新增皮革制造与工艺、制药技术应用等专业,为安岳制鞋产业、制药业等提供人才培养支撑。
此外,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风”吹拂浸润着安岳。在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教育发展趋势下,安岳县以开放大学这一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为平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育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满足安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安岳教育事业逐步搭建起迈向优质均衡的阶梯,正以“奋进之笔”努力书写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