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统一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正文

数字化实践赋能安岳美丽乡村建设

——“治”理变“智”理
  • 发布时间:2024-11-26
  • 来源:资阳日报
  • 【字体:

  □ 闫凯

  “往村里跑”变为“在家里等”,“鲜有人干”变为“大家都干”,“事后宣传”变为“适时呈现”……一套数字化系统,让安岳乡村“治”理升级为乡村“智”理,一个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了安岳县依托数字化实践建设美丽乡村的鲜活例证。

  “您好,请问新农保变档需要准备什么样的资料?”日前,毛家镇交通村党委书记王佐洪在“川善治”平台上了解到村民的这则留言后,以极快的速度将所需资料、联系人、办理地点、图片示例等信息完整地作了回复。村民通过“川善治”数字化平台在家里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此前,王佐洪在“川善治”平台上发布了《“门前五包”责任制》,鼓励大家将环境卫生整治的做法、成绩发布出来,激励更多的人共建美丽乡村。全村群众积极响应,纷纷上传自己参与环境整治行动的照片与视频,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自己的行动和心得。

  近几天,受连续多日的小雨影响,交通村6组的山坪塘出现轻微塌陷。交通村村“两委”积极行动,即刻展开抢修工作。村党委副书记汪小飞在“川善治”平台上实时发布施工团队的作业内容与现场图片,使村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抢修工作的进展。

  以往,村民对村里事务了解有限,信息不对称导致诸多误解与隔阂。而今,无论是关乎民生保障的大事,还是日常琐事,交通村村“两委”都会依托平台定期发布工作动态供村民们及时掌握。村级事务适时公开,凝聚起了村民关心家乡、建设家乡的合力。

  经过一年多的“智”理,交通村公路、广场旁的垃圾不见了,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了,老旧白墙也穿上彩绘新衣了,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也逐渐消失……交通村的“智”理实践,不仅改变了外在的环境,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

  数字化实践推进得好,交通村进入“五星村庄”行列,平台活跃度位居全国第23名。王佐洪被请进北京大学,在“乡村治理数字化实践与理论——四川案例研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如果说,“川善治”平台助推了毛家镇交通村的华丽“蝶变”,那么元坝镇佛白村则凭借“川善治”平台开启了乡村农文旅融合的全新业态。

  今年3月,“安柠石光·资足常乐”2024年资阳大足双城农文旅联动营销季暨第三届安岳元坝油菜花赏花活动在佛白村成功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前来游园赏花。期间,佛白村利用“川善治”平台鼓励大家以实际行动共建和美家乡。线上,佛白村群众在平台上实时发布活动现场精彩图片,积极讨论解决存在问题,分享游客体验,提出改进意见建议。线下,佛白村群众积极疏导交通、维护秩序、提供服务……

  毛家镇交通村、元坝镇佛白村的成功实践,只是安岳县推行“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模式的一个生动缩影。截至目前,全县553个村(社区)已全部入驻“川善治”平台,上星率100%,其中五星村庄达84个。数据表明,“川善治”平台在安岳县的全面推广与深度应用,有效促进了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后续,我们将大力推进‘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试点工作,鼓励群众参与进来,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智慧’力量。”安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