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委改革办发布2024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评选结果,资阳市安岳县“创新‘园区总部+卫星工厂’发展模式 构建鞋服产业与群众就业互促互进新格局”案例,成功入选全省县级层面10个典型案例之一。
渝成制鞋产业园。潘政吉 摄
“园区企业在多个乡镇打造‘卫星工厂’,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这既解决了企业招工难题,又让企业得以灵活地调配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安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县工业园服务中心主任陈宇强介绍道。
太和村经济鞋面厂忙碌的生产线。周倩 摄
制鞋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安岳县依托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将制鞋产业发展作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引擎、促进就业的重要阵地、城乡融合的重要纽带。安岳通过“园区总部+卫星工厂”模式,进一步推动构建“全域鞋服”发展格局、“灵活就业”运行机制、“全链发力”人才体系。
“以前为了顾家,没法出去打工。现在家门口有了就业岗位,我既能照顾家里,又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走进安岳县永顺镇太和村鞋面厂,40余位工作人员正坐在各自的工位上,熟练地缝制着鞋面,村民蔡珍珍对记者感慨道。
永顺镇太和村经济鞋面厂是安岳“卫星工厂”的一个缩影。
安岳安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厂房。沈伟 摄
2024年,安岳鞋服产量突破4200万双(套),税收实现4866万元、增长24%,新增就业4000人、累计带动就业1.9万人。目前,安岳实现园区聚集鞋服企业113家,乡镇建立“卫星工厂”117家,运动休闲鞋产业入列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安岳入选全省重点打造的四个百亿级体育产业聚集区。
潘政吉 黄芯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