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统一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正文

资阳安岳:依托成渝门户优势打造文旅融合样板

  • 发布时间:2025-07-09
  • 来源:四川发布
  • 【字体:

  7月7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文明提质 实践增效”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采访活动启动。7月8日,记者来到了“川中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的资阳安岳县进行探访。近年来,安岳在深入挖掘自身文旅资源之下,持续擦亮“安柠石光”文旅品牌。

  做“活”石刻文化、讲好安岳故事

  “安岳是中国佛雕之都,圆觉洞的佛雕更是远近闻名,早就想来看一看了。”8日上午10点,从自贡而来的陈大爷和老伴一起来到安岳圆觉洞景区,领略唐宋时期的观音石像。据悉,圆觉洞景区正是安岳打造的“安柠石光”巴蜀文化体验区旅游环线点位之一。安岳文广旅局科技与规划股工作人员江雯介绍,该体验区是安岳三大文旅极核“石窟+山”片区,也是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建设节点,区域内文旅资源丰富,年吸引游客量超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5000万元。

  
 

  此外,江雯表示,体验区紧紧依托成渝门户区位优势,将围绕石刻+农耕资源和“安柠石光”IP,进一步做“活”石刻文化、讲好安岳故事,连接大足石刻共同打造巴蜀乡村石窟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资阳大足文旅融合样板。

  
 

  值得注意的是,在“安柠石光”巴蜀文化体验区的基础上,安岳、大足两地还以“石刻文化”为纽带、“区域协同”为路径,携手打造“安柠石光·资足常乐”文旅品牌。安岳文旅产业发展中心企业指导股负责人彭博表示,双方已联合拍摄文旅纪录片,举办第二届石窟中国·南北对话学术交流会系列活动,共推文旅精品线路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实现“安柠石光·资足常乐”文旅品牌从地方性文旅品牌到全国性文旅IP蝶变。

  以“田间课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文明提质 实践增效”不仅体现在文旅发展上,在安岳县的农业发展中同样亮眼。

  “这一批夏虾马上就可以上市了,最近需要注意水位和喂食等方面的问题。”8日下午,在安岳县合义乡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大安合作园,技术指导志愿者陈强正在为该乡村民讲解稻虾养殖的经验。这样的志愿服务在合义乡经常发生。

  
 

  合义乡党委书记孙洪福介绍,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大安合作园位于合义乡,是安岳县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典范。园区建成稻虾、粮药基地各5000亩。

  “在产业发展中,我们积极融入文明实践元素,组织农技培训志愿服务队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并通过‘田间课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党员示范田带动周边农户。”孙洪福表示,园区通过区域协作机制,不仅实现年产值提升30%,更培育出6支村级志愿服务队,开展环境整治、技术帮扶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0余场次,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的乡村振兴样板。

  
 

  从文旅融合到农业发展,安岳县在川中渝西文明实践带建设中的深度参与和深化共建,有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和文化交流。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实习记者 马梦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