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统一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正文

沉浸式走进石窟万象,特种电影《山岳颂安》7月19日亮相安岳石窟数字中心

  • 发布时间:2025-07-15
  • 来源:资阳观察
  • 【字体:

  7月19日,特种电影《山岳颂安》(上下)将在资阳市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Boxfilm四维沉浸影院和3D8K球幕影院正式对外首映,以现代视听技术,集合蔚为大观的安岳千年石窟精华,转化为动态的艺术史诗。

  

电影海报。

  影片导演陈建军,曾担任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和大足石刻游客服务中心的总策划,带领团队创作出电影《千年莫高》《天下大足》,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大足石刻》等多部作品。

  此次,陈建军将镜头对准安岳石窟,从安岳石窟的诞生与营造切入,串联起自唐宋以来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与代代石匠的匠心传承,呈现出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气质。

  作为为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打造的专属影片,《山岳颂安》分为上、下两部,分别在Boxfilm四银幕影院和3D8K球幕影院放映,采用不同的前沿技术,营造完全不同的沉浸式观感。

  上部,创新构建了影院“银幕、声音、座位”3S核心要素,推出270°三面环绕巨幕与LED地屏组成的沉浸式空间影院,创新采用四银幕联动、以每秒60帧与18K的总分辨率,实现多维度光影包围。故事以南宋兵部侍郎刘仪凤与友人陆游相约安岳寻古探幽为主线,深入历史的肌理,厘清贯穿古今的安岳城市文脉,诠释石窟在此诞生繁荣以及安岳人所构建的精神家园。同时,利用突破时空,融合线性叙事与非线性视觉,把折叠的时空打开,在四块银幕上平行展开了安岳人构建精神家园的历程,关键节点交汇串联文明,从不同侧面延伸展现故事,构建宏大史诗架构,以沉稳的节奏带观众领略千年传奇。

  为了呈现更加真实的效果,剧组在安岳县岳阳镇鄢山村实地1:1搭建了石窟场景,全程采用实拍,从卧佛院到千佛寨再到玄妙观,力图还原千年前工匠在崖壁开窟的每一个瞬间。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匠人的饰演者全部来自安岳,当中有的是国家级或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的本身就是从事石刻工作的匠人。

   

电影海报。

  下部则借助12台4K投影仪,将画面均匀投射在直径21米的球幕上,并引入3D技术,增强空间深度与临场感,填满观众的整个视野,营造出包围式的视觉体验。通过球幕电影形式,以全视界、全声域的强烈的沉浸感,让观众置身于如梦如幻般的电影场景并深度进入安岳石窟的四维空间。分散在各乡镇的安岳石窟精美的造像仿佛近在咫尺,观众可以手捧净瓶观音洒下的甘露、空中触摸不鼓自鸣的唐代乐器,精准感知、清晰定位飞天飘逸的轨迹,在孔雀明王翱翔等动态场景中,让震撼音效与微妙斧凿之音皆能清晰可辨影片中,那些经过数字技术文物复原又通过艺术家数字修复过的石窟造像,在球幕电影中神奇地呈现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安岳,古称普州,自唐宋起的数百年,当地百姓翻山越岭,在崖壁上凿刻佛像,使安岳成为中国现存摩崖造像最多、题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安岳县境内保存有唐宋摩崖造像10万余尊、石刻经文40余万字,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电影海报。

  尽管安岳石窟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但受地理条件限制,全县46个乡镇分布着上百处石窟造像,许多遗址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同时,四川夏季普遍高温多雨、湿度大,这些珍贵的造像历经千年风雨侵蚀,面临不可逆的损坏风险。

  借助数字化手段进行记录、保护与传播,成为安岳加强对珍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大重要举措。电影《山岳颂安》正通过高精度扫描、实景拍摄与沉浸式影像表达,不仅让观众“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安岳石窟的艺术魅力,更为未来的石窟文化传承和修复研究留下了系统、可追溯的数字档案。

段伊航 梦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