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统一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正文

安岳宝森柠檬旅游区:“产业园区景观化”的生动实践

  • 发布时间:2025-08-08
  • 来源:资阳观察
  • 【字体:

  
宝森柠檬旅游区。 

  在资阳市安岳县的宝森柠檬旅游区内,青黄相间的柠檬果实缀满枝头。这座正在创建“世界柠檬品种博览园”的景区,正以实际行动落实资阳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的决策部署,将安岳“中国柠檬之都”与“中国石刻之乡”的双重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新动能。

  政策为引

  让资源长出新模样

  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勾勒的“提升乡村景区化、丰富文旅业态、开发特色产品”三条路径,成了安岳宝森柠檬旅游区提质升级的指南。在这里,“产业园区景观化”不是抽象的概念:全世界25个柠檬主栽品种共聚“世界柠檬品种博览园”,其中国外品种23个,我国自主培育并推广栽培柠檬品种2个。该博览园在展示世界柠檬品种资源的同时,也展示了安岳柠檬品种选育的历程,弘扬安岳柠檬文化,突出安岳柠檬独特优势,提升安岳柠檬知名度。森林氧吧藏在果树间隙,标准化柠檬园里嵌着蜿蜒的观光步道,游客伸手就能摘到果子,脚下却碰不到一棵幼苗。这种集观赏、采摘、游玩于一体的设计,生动诠释了“农业园区景观化升级”内涵。

  
 宝森度假中心。

  康养为韵

  让生态酿出健康味

  四川“天府森林四库”的规划,给宝森柠檬旅游区的康养产业注入了灵魂。“蓄水于山”“藏粮于林”“摇钱于树”“固碳于木”这二十个字,在这里化作可感可触的体验:万亩森林氧吧像座天然疗养院,负氧离子浓得化不开,城里来的游客总说“吸一口,肺都透亮了”。

  智慧气象站成了贴心的“健康管家”。温湿度、风速数据实时跳动,森林徒步、瑜伽活动便跟着调整时间,保证游客赶上最舒服的时段。

  康养中心里,老中医的针灸推拿刚做完,转身就能端出柠檬炖鸡、铁皮石斛粥。这些带着安岳土味的养生餐,把“农业+医疗”的创新思路熬成了暖胃的味道。更妙的是,石刻里蕴藏的养生智慧也被发掘出来:看石刻“导引图”学拉伸,听老匠人讲凿石时的呼吸诀窍,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出了健康的火花。

  研学为笔

  让文化写出青春诗

  “农业+研学”的新风,吹开了安岳宝森柠檬旅游区的另一扇窗。园区便把果园、石刻坊都变成了课堂。

  
旅游区研学班。 

  “柠檬探秘之旅”里,孩子们的笑声最动人:先听技术员讲怎么给果树授粉,再亲手摘个黄澄澄的果子,挤汁、做调饮,最后揣着自己调的柠檬香水回家——现代农业的秘密,就藏在这些沾满果香的手心里。

  除了柠檬主题研学,园区还深挖“中国石刻之乡”的文化底蕴。在石刻研学课上,研学的初中小姑娘举着刻刀,在老师指导下临摹菩萨的衣纹。“原来石头会讲故事啊!”她的感叹,正是对“依托安岳石刻盘活资源”的最好回应。在竹编非遗课堂上,传承人一边教授竹篮编织技巧,一边组织“猜用途”互动游戏,孩子们举着自己编的小筐喊“能装柠檬”“能盛石刻工具”,老手艺就在这欢笑声里长出了新生命。

  创新为径

  让故事续出新章节

  站在新起点,宝森的故事还在继续。按照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的指引,园区正盘算着新计划:把乡村景点打扮得更精致,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蓝图落地;拉上成都美院的师生,给柠檬画点文创,试试“农业+艺术”的新玩法;再和重庆那边联起手,推出跨省研学、康养套餐,朝着“更美更健康更吸引游客”的目标迈步。

  
 

  到2030年“天府森林四库”建成时,这里的林下经济肯定更红火,数字化平台也会更给力,说不定在家刷手机就能“云游”柠檬园,线上看完就想来打卡。

  安岳宝森柠檬旅游区的路,其实是给同类园区指了个方向:政策是土壤,资源是种子,创新是阳光雨露。当夕阳给柠檬园镀上金边,这座景区的创新故事,还在酸甜的香气里继续书写,为资阳建设“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增添着源源不断的活力。实习记者 唐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