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统一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正文

资阳安岳:小红薯变身“金疙瘩”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发布时间:2025-09-09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 【字体:

  俯瞰红薯种植基地。闫凯 摄

  初秋时节,资阳市安岳县千佛乡上游村的红薯种植基地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采收季。田间地头,红薯收获机隆隆作响,一个个饱满结实的红薯破土而出。基地负责人何小琴带领十余名村民弯腰捡拾、装筐搬运,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当满载红薯的运输车缓缓驶离田埂,何小琴轻轻擦去额角的汗水,微笑着说:“从今年7月开始,基地的红薯就进入了采收期,预计能一直收到年底。”更让她欣喜的是,今年的红薯长势格外喜人,预计亩产可达五千到六千斤,迎来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丰收年。

  “今天大概收了5000斤红薯,主要发往成都和重庆。”何小琴顺手从地里抓起一把红薯,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我们这里的红薯个头大、口感好,在全国市场都很受欢迎。”何小琴说,除了稳固川渝市场,她还积极开拓北方市场,将山东作为重要的销售地区。在她看来,安岳红薯凭借优良品质已赢得全国消费者的喜爱。

  除了鲜薯销售,何小琴还大力发展红薯加工产业。“我们有自己的加工厂,用来生产红薯粉条和淀粉等产品。”谈及销售渠道,她拿起手机展示:“线上主要通过‘一亩田APP’推广,线下则靠客户口碑和朋友介绍。”多元的销售模式让她种植的红薯常常供不应求。

  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村民带来稳定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栽种还是采收季节,基地都需要大量人手,路远的村民有专车接送,中午还提供一顿热乎饭。“这里工作稳定,还不耽误照顾家,比出去打工强多了!”这份“家门口”的工作成了他们安心留乡的重要依靠。

  “我们祖祖辈辈都种红薯,对红薯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何小琴在靠红薯产业走上致富路的同时,始终惦念着乡亲们。她不仅自己种植,还收购附近村民的红薯,并希望借助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成熟的销售渠道,带动更多人加入红薯种植行列,携手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小小红薯,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近年来,千佛乡将红薯产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重点打造,积极推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业主”的发展模式,有效带动广大农户共同参与。目前,全乡红薯种植面积已达10500亩,正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闫凯 艾兰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