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与战略性工程。近年来,安岳县兴隆镇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员教育的新任务与新要求,以提“党味”、添“鲜味”、加“实味”为关键路径,推动党员教育从“软要求”向“硬支撑”转变,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注入红色动力。
聚焦“党味”铸魂,夯实理想信念“压舱石”
兴隆镇将理论武装作为常态化工作重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全镇19个基层党组织为单位,实施“一月一提示单”机制,每月精准推送学习要点、推荐书目及工作要求,确保理论学习内容常新、方向不偏。
擦亮红色教育“本色牌”。2020年以来,该镇依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将大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金龙村党建“三红”展示室、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打造为实景课堂,并开发《大成山英魂》等视频党课,累计接待党性教育活动200余场,服务党员群众超3000人次,让红色历史焕发生机,使党员干部在沉浸体验中接受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
兴隆镇金龙村开展“院落有声”宣讲活动。
此外,兴隆镇创新推出“院落党课”模式,把理论宣讲延伸至基层末梢。组建以院落长、老党员和退役军人为主力的“红色宣讲队”,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等核心内容,用贴近群众的语言开展宣讲。截至目前,已举办院落党课40余场,覆盖500余人次,真正实现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鲜味”创新,提升教育形式“吸引力”
为提升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兴隆镇积极打造“沉浸式”情景课堂,打破传统讲授模式,把教学场所移至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和红色基地,组织开展红色体验、产业研学与基层治理实践,帮助党员在实践中深化认识。
“干部大讲堂”成为提升能力的新平台。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和业务骨干现场授课,围绕党建、产业政策、治理等专题进行辅导,同时鼓励年轻干部上台分享政策解读、群众工作方法与典型案例,做优“互动式”干部讲堂,既锻炼了队伍,也激发了内生动力。
兴隆镇还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拓展“云端式”宣传矩阵。依托视频号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平安巡逻”“农产品推介”等微视频,生动展现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模范作为,引导广大党员云端学习、感悟初心。
聚焦“实味”转化,畅通学用结合“最后一公里”
兴隆镇坚持将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效能,把课堂延伸至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一线,搭建实践锻炼“主战场”。党员在产业发展、防汛抗旱等任务中冲锋在前,带动发展了500亩藤椒、300亩中药材等特色种植,成功打造“兴隆藤椒”“大成山绿态大米”等农业品牌,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引领助力金龙村旧貌换新颜。
畅通服务群众“连心桥”。今年以来,通过“开门教育”“坝坝会”等形式,全镇累计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20条,党员干部主动认领、推动解决26件民生实事,包括提灌站修建、道路亮化等,并破解5件历史遗留难题,如住房分户、楼盘办证和用电困难等。
完善成效检验“度量衡”。该镇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将党员学习与作用发挥纳入“积分制”和“党员示范岗”评选,通过实地考察和群众评议检验学习成效,使党员教育真正从“软指标”转化为“硬约束”。周建淞 崔璇 全媒体记者 王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